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光榮的法國禁衛軍樂團(30)


IV.歷代樂長履歷

禁衛軍樂團的樂長,是從1854年才開始規定以比賽的方式來選任,所以當第一代樂長退休時,當然就應該是舉辦比賽來選新的樂長,然而剛好就在這個時期,禁衛軍底下共編成了兩個軍樂隊(參照第二章的說明),就像之後會說明的一樣,這兩個軍樂隊會併再一起,而被合併的樂隊的樂長就省略了比賽的過程,而是直接任命;而這個一個樂長是比賽選出、另一個是指派的規則就一直沿用到挑選第三代樂長之時為止。此外,因為舉辦比賽的延遲,而出現過三次代理樂長或副樂長來暫代樂長職務的時期。其中有的甚至代理期長達兩年,但雖然是長期代理,其實還是無法看待成正規的樂長,因此在本書中就不多做介紹。

第一代樂長 波留士(Jean Georges Paulus,任期1848~1873)

波留士是1816年8月5日出生於法國東北部萊茵省的阿戈諾市(Haguenau),從小就音樂天分,而且在看到該市的連隊行進時都是軍樂隊走在前面很威風,就下定決心想當軍樂隊隊員。他的夢想雖然在14歲時實現,但因為尚未成年,並非以正規的方式、而是以雇用的方式加入了騎馬獵兵第十連軍樂隊之中擔任第一部單簧管的職務。

但他並未滿足於這個第一階段的音樂生活,而持續抱持著想去巴黎進修的願望,也很幸運地考入了巴黎音樂院的單簧管科,並且師事於著名的單簧管教授貝爾(Friedrich Berr)先生。波留士在1835年以第一獎畢業於巴黎音樂院,剛好貝爾教授在1837年被任命為新創設的軍樂隊學校的第一任校長,而他在貝爾教授的邀請下,代理了一年教授的職務。接下來在1838年,又在路易.菲利浦一世之子的朱萬維爾皇子的邀請下擔任座艦艾爾庫爾號上的軍樂隊樂長而和皇太子同行參加了環遊世界一周旅行。然而,由於預定編入這個座艦軍樂隊的隊員音樂素質太低,而且樂器也未完全備齊,所以他是在這些問題都解決之後,才正式接受這個職位。也因為波留士指導得宜的關係,這些海軍樂隊的隊員技術快速進步起來,於是在環遊世界的航海途中他們達到了可以演奏出歌劇小幻想曲的程度,而且到了環球之旅結束回到法國之時,這個軍樂隊已經變成了一個具有三十名編制的優異管樂團了。

之後在1840年,皇太子奉命將拿破崙一世的遺體由聖赫勒拿島移回巴黎的榮譽軍人院中下葬時,波留士再度接受邀請和該海軍樂隊一起搭乘護衛艦貝爾.普爾號同行。到了1844年,這隻海軍樂隊又在波留士帶領下一起和皇太子前往非洲戰線參加了模加多爾炮戰。所以在平時和戰時,波留士也搭乘過皇太子所搭乘過的各艘座艦。

具有如此輝煌經歷的波留士,在1848年8月14日被任命為禁衛軍樂隊前身的禁衛軍騎兵隊信號樂隊的號手長。剛好同一年法國的奧爾良王朝結束,皇子降為了弗朗索瓦.奧爾良公爵而移居美國克萊蒙特市,波留士立刻寫信給公爵報告成為了禁衛軍騎兵隊信號樂隊的號手掌之事,而在隔年2月8日收到了公爵的祝賀信。熟知波留士經歷與能力的公爵特別在信中寫下了以下的勉勵文字:

我自己在戰時中和當過禁衛軍隊長的賴蒙上校一起作戰,但上校不過只是一位勇猛的軍人而已。可憐的是給予你的任務往往人手不足,讓我也非常痛苦。到了現在甚至我連幫助你的立場都沒有了,真是非常遺憾。不過偉大的神最終還是會給你應有的力量。

從文字中可以看出公爵希望波留士不要因為這支野蠻的禁衛軍沒有給予樂隊應有的裝備而生氣,將來這支樂隊一定會有被大家認同的價值存在。

事實也像前述一樣,在波留士奉獻犧牲之下,禁衛軍樂隊就在他在任之中成長為法國代表性的樂隊而聞名於世。而且波留士也具有優異的編曲能力,他的編曲也大大擴充了禁衛軍樂隊的曲目。甚至在1866年當時移居巴黎的羅西尼為了隔年於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寫一首題獻給拿破崙三世與勇敢法國國民的作品「和平讚歌」,其編制是獨唱男中音與合唱團、並由管弦樂團加上管樂團伴奏,其中管樂團的部分因為羅西尼自己並不擅長管樂作品的寫作,就是拜託波留士幫忙編曲。而波留士也很快開始編曲並且加上了原本總譜中沒有的大鼓等打擊樂器的部分,而把完成的管樂團總譜送交給羅西尼。羅西尼本人對這個精彩的編曲非常滿意,於是在10月12日寫了一封致謝信與簽名照。

波留士在1864年8月12日獲頒了法國榮譽軍團五等勳章。1872年8月30日他符合退休資格,不過直到隔年1873年的11月6日為止都還在任,並且到了1874年2月12日才正式退休。退休之後,他成為巴黎的蓬.馬歇管樂團指揮而持續活躍著。最後於1898年4月14日去世,在兩天後於聖富蘭索瓦沙勿略教會舉行喪禮,安葬於蒙帕納斯墓地。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