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貝九(合唱)管樂版

貝多芬的交響曲除了標準的管弦樂版以外,其實也有一些改編的版本,好比說李斯特改編的鋼琴版就非常有名---大學時代就曾經聽過高手用呆大活動中心二樓的破琴彈「田園」,我從沒想過那台破琴可以演奏出如此千變萬化的音色,帶給小小年紀(?)的我無比的震驚。

此外,在貝多芬的那個年代,很流行拿管弦樂團的曲子改編成管樂合奏團(Hormoniemuzik)的形式來演奏,所以當然也少不了有管樂合奏團的版本(通常是八重奏或九重奏的形式,即雙簧管*2、單簧管*2、法國號*2、低音管*2、再加上倍低音低音管或低音大提琴)。但這並不像李斯特的版本,似乎是沒有完整九首交響曲的改編版。除了著名的第七號和第八號以外,我僅僅知道還有第一號的管樂八重奏版(狀態顯示為已購入)。

除此以外,還有第四號、第七號、第八號的單簧管重奏版,以及其中幾個樂章的完整管樂團改編版,例如第五號的第一、第二、第四樂章(但在禁衛軍管樂團的曲目中有完整版)、第八號的第二樂章等等。這裡面我覺得改編起來應該會不錯的,就是第六號;但似乎從還沒看過有任何形式的管樂重奏或管樂團版本。


然而在日本,甚麼奇怪的改編都有人做。所以當廣告信中提到有個叫做閃光ㄍ愛樂管樂團(Blitz Philharmonic Winds)的日本樂團要挑戰管樂版的貝多芬第九號的錄音時,我就有一種「啊,這一天終於來了」的感覺(笑)。當然我很好奇演起來會是甚麼效果,所以立刻就訂了一張。

要將這首曲子改編成管樂版,自然不是個容易的計畫(就連當年李斯特改編第九號第四樂章時,都覺得相當痛苦),因此這個錄音動用了四位編曲家來改編四個不同樂章,用分工合作的方式打群體戰。然而實際上我覺得演得還不壞。特別是我覺得甚至比第四樂章還困難的第三樂章,搞不好反而是全曲演奏得最精采的部分。這一點該團的薩克斯風群功不可沒,當然也是改編者的功勞。

以下就請大家直接看一下該樂團的宣傳影片、以及各改編者的改編感想:



第一樂章 改編者:福田洋介

不知何故,以前大家總是對於要將貝多芬的作品改編成管樂團來演奏敬而遠之。雖然還是有幾首他的序曲留下了以這種形式改編的痕跡,但關於改編他的交響曲的事卻不太聽人談起。不過,我自己倒是向發表過「我也很想改『命運交響曲』...但這首曲子的完成度形象太強烈了,真的適合改成管樂團來演奏嗎?」意見、有點消極的朋友勸說過:「接觸名曲,對管樂音樂這種新音樂文化來說,是必要的場面;而且就算是改變了樂器編制,名曲的精髓也不會改變」呢。

其實我自己也對改編這第九號交響曲第一樂章感到非常緊張:聽起來像管樂曲嗎?比得上管弦樂原版嗎?不,聽起來像貝多芬嗎?...。我採用了積極活用貝多芬時代沒有的薩克斯風、上低音號、低音號的方法,甚至到了「幾乎要被貝多芬痛罵」的程度。此外,將管樂團美麗、強韌的音響效果好好展現出來也是我的一大重點。在我改編之時,感覺到的就是即便改變了樂器的組合,只要是有貝多芬強大的音樂力量支撐著,最終都能以自由奔放的形式將曲子重新建構起來。這點讓我印象相當深刻。

至於閃光管樂團的演奏,則是超越樂譜以上的充滿能量與令人興奮。我想他們的演奏應該能讓大家一起欣賞到這個鮮明熱烈的第一樂章的音樂新世界吧。

第二樂章 改編者:石毛里佳

如果問我要將管弦樂團的曲子改成管樂團演奏的態度,我基本上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基於這樣的緣故,這次被委託改編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之時,我首先就隱約想著:希望不要弄成管樂團的音響效果啊。因此,就在改編之時,我就決定要朝著千萬不要使音色變重、配器時不要弄成厚實的編制的方向前進。幸好我所負責的第二樂章詼諧曲,本來就不是要求太過厚重的曲子,結果改編的效果就很不錯。我覺得就是不將太多音疊在一起,才能做出音色變化的效果。當然,這也是因為演奏者的高水準技術才能成立的。

我覺得這次的企畫,在展示出管樂音樂的新的可能性上,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此外,在我身上也有挑戰新的管樂改編方法的部分,就我而言對未來的創作也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樂章 改編者:小野寺真

回想到正式演出前兩年左右,第一次聽說要改編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之際,對於是否真的能實現,其實是有點半信半疑的。我自己也是第一次將古典樂派的樂曲改編成管樂團來演出。沒想到這第一首改編曲,竟然是貝多芬,還是第九號交響曲...。

第三樂章的特徵是木管樂器、獨奏法國號、弦樂器之間的反覆對比與融合,並且是一首以樂句很長的美麗旋律來展開、加以變奏的曲子。就某方面而言,這也是全體古典樂派的特徵,而要將這樣「古典式的管弦樂法」用管樂團來表現,其實相當困難...。我是將管樂器具有的各式各樣音色當作調色盤全力調和活用,並且不使新的改編對於原曲的立體感與音樂的走向產生障礙來改編。另外,以管樂音樂來「重新創造」貝多芬,也是這次的重點之一。

就結果而言,我寫出了比原曲更複雜不少的樂譜,因此我自己預期演奏起來會非常困難才對...但回憶起來,在正式演出前的彩排中,我一聽到開頭的長笛與薩克斯風開始演奏旋律的瞬間,就覺得這可說成是「神明降臨」的好演奏!於是我從心底湧出喜悅,而不禁笑了出來呢。

第四樂章 改編者:三浦秀秋

我在改編此樂章時,第一個概念就是「不要拘泥於傳統管樂音樂的音響效果」。只要是熟悉管樂音樂的人,不管是誰多少都會直覺意識到要是演奏管樂音樂的話,就要想辦法吹得很豐滿厚實的樣子。如果用這樣的方式來修飾這個樂章,的確會比較保險、也相對容易。然而這樣做,也會有不少難以表現的地方,特別是其中二處:一、樂曲一開頭最為代表性、故意要弄成不完全式的音響效果,二、在宣敘調部分中,要讓合唱聲的背景下保持著一定的圓潤音色與神秘的音響效果。為了要將這些地方用管樂團來做出令人滿意的演奏、又不會將曲子寫成有不自然的落差,則在樂團齊奏的音色本身上,與其使用標準的「吹得很飽滿很響」之寫法,不如使用稍微收斂一些、並且很容易做音色變化的方式來寫會比較好。

就結果而言,這樣的音響平衡效果與配合方式,對於演奏者來說會帶來很大的負擔;但是對聚集了充滿經驗的名演奏家們的閃光愛樂管樂團來說,卻演出了超乎我預期許多倍的效果,是個管樂音樂中難得聽到的精采演奏。

如果要說有甚麼令人遺憾之處,大概就是合唱團、各位獨唱家的魄力、音樂性遠遠超過了我的想像吧。早知道即便是讓管樂團稍微有點暴衝,也要充分讓大家將歌聲的魅力傳達出去會比較好吧?這是我聽完初演後,覺得稍微有點豪華的小小後悔感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