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吳清源棋談(18)

 


細算


 


下快棋快到異常程度的,有像山部六段(山部俊郎)那樣,在某次新聞棋賽中,幾乎都是下"一分棋"的例子。其中考慮超過一分鐘以上的也只有三手棋,據說也只不過花了三分鐘的時間。所以,一局棋真正花費的時間也許還不到三十分鐘。這樣的情形,與其說是極端,還不如說是一種特立獨行。在高段棋士間,也曾經辦過快棋賽之類的比賽,所以也下過這樣的快棋。就像以前吳先生也和久保松(勝喜代)八段(久保松是橋本宇太郎與木谷實原本的老師)下過廣播快棋,當然,這些都不被承認為正式的比賽。


 


圍棋開始有時限的規定,是在大正十三年(1924年)日本棋院創設時建立的。在此之前,一手棋的長考、或是一局棋總共花費的日數,應該有很多令人驚訝的話題故事,這比起目前吳先生所討論的情況還要天差地遠。然而,就純藝術的立場來看,完全不限制時間,一直想到自己滿意為止,致使一手一手盡其最善,一心只想要留下好作品,也是一個藝術家應有的良心。但是圍棋作為競技的一種,訂定時限也是合理的規定,不得不為之。而時限會漸漸變短下去,也是時代的要求。


接著我問:[即使一局棋只要花十二小時,對圍棋推廣到海外來說,恐怕還是太長吧?]


吳先生回答:


[如果這樣還是有人說時限太長,那就必須在考慮其他的解決方式。然而,我認為六小時的時限只是一個目標。能夠在一天之內下完,才是我真正想要說的重點...]


 


橋本八段率領的關西棋院其正式比賽,目前就是實施一人八小時,一天之內就要下完的制度。而將棋的大成會也是認為應該採用一日下完的制度。


當然,也有和山部六段成極端對比的例子,像也有如同向井六段(向井一男,曾經拿過第一期本因坊戰的四段組冠軍。)一樣第一手就要花二十分鐘來思考的人。而且光這樣還不滿足,局後的感想竟然還是[第一手,輕率。]長考型棋士和快棋型棋士,應該多少在頭腦的性格上有差異,且在藝術的良心或勝負的氣魄上,一定也有不同的作法。吳先生所說的"習慣",就是只這樣的因果關係吧。


 


那麼,像吳先生這樣下的很快的人,發現手段應該也很快,因此我想問問他是不是細算的速度也很快:


[思考的過程中當然也是有細算的過程,但主要還是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局面的判斷上。關於細算的部份,恐怕很難去衡量倒底會花多少時間。如果找不出可行的棋路走向時,就會花去不少時間。但碰到可以計算的棋路時,計算本身大概只要花一分鐘左右的程度,甚至可以在一瞬間就完成計算。]


[一分鐘以內嗎?那可以算到三十手、還是五十手?...]


[根據計算棋路的走向而定,也可能只算到二三十手,甚至也會有一手也算不下去的情形。只要是可以計算的棋路,專家棋士應該都可以很輕鬆的在一兩分鐘內算到三十手的程度。也許根本不用一分鐘就夠了。]


[那麼,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會細算到多少手呢?]


[碰到不知道該怎麼下時,即使是下一手也算不下去。]


[就是碰到很難判斷的情況是嗎?]


[是的,除了無法下判斷的情形外,不知道下一手該怎麼下時也是如此。只要是找不到適當的棋路,就根本無法細算。事實上也根本沒有細算的意義是嗎?假如我下在這裡,可是卻想不出你下一手會下在哪裡,就無法繼續細算下去。例如,我認為對手會下在三處,而且依此又細算了好幾十手下去,結果對手不是下在三處,卻是二處,就變成了一手也沒算的狀況。]


 


譯註:


很妙的回答對吧?好像有回答,又好像沒有回答...


不過, 多少可以從中了解吳大國手細算的能力。


 


吳清源棋談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